在当下的酒店市场中,酒店品牌的迅猛发展,正深刻改写着整个酒店行业格局。奥维云网数据显示,2024年上半年,全国有34万家拥有15间及以上客房的酒店处于开业状态,房间规模达1623万间。其中新开业酒店数量为2.3万家,接近2023年全年开业门店量的59%;新开业房间规模为100万间,达到2023年全年开业房间量的61%?。这一数据彰显着酒店行业的蓬勃生机,而本土酒店在其中扮演着愈发关键的角色。
本土酒店品牌由于根植于中国市场,与国际酒店相比,它们更了解国人的消费习惯、审美偏好以及文化需求,也就能更精准地把握本土消费者需求,比如融入更多符合国人喜好的元素,注重人情化服务等等。因此,在品质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,本土酒店品牌逐渐赢得消费者的青睐,对国际酒店品牌构成了不小的市场冲击。更为重要的是,本土酒店在向中高端市场升级的进程中,展现出了强大的性价比优势,并通过智能化升级和精准服务实现了弯道超车。
而面对本土酒店的崛起,国际酒店品牌也积极求变。一方面,国际酒店品牌凭借自身的知名度和管理经验,同时借助本土品牌对市场的熟悉度,彼此合作推出“混血”品牌,来更好地满足本土消费者需求。比如洲际酒店集团与华住集团合作推出的“丽芮”品牌,华住负责酒店的日常运营,洲际提供品牌管理经验,结合双方优势,在本土化运营上发力;还有首旅集团与凯悦酒店集团合作推出的“逸扉”品牌,借助首旅在国内市场的资源和渠道优势,以及凯悦的国际品牌影响力,实现优势互补等等。
另一方面,国际酒店继续通过优化供应链管理,降低运营成本,提高运营效率,以及创新产品和服务等方式,来提升其在市场上的竞争力。其中,将本土优质供应链企业纳入自身的采购体系,已成为越来越多国际高端酒店的重要选择。例如,TCL已与希尔顿、万豪国际、洲际、温德姆、雅高等国际高星酒店集团达成深度合作,为希尔顿旗下超过400家酒店提供了定制化的智能电视及解决方案;徕芬也已入驻三亚亚特兰蒂斯、上海外滩W酒店,并与洲际酒店集团签订采购框架协议,被纳入其旗下所有酒店的可选产品之列。
以TCL与国际酒店的合作为例,其自研的智慧酒店解决方案,集成了先进的智能设备与系统,让酒店能够实现智能化管理,提升运营效率。例如,借助智能客房控制系统,客人可通过手机或智能设备便捷控制房间内的灯光、空调、窗帘等设施,获得个性化的入住体验。
同时,TCL的智能电视系统不仅提供丰富的视听娱乐内容,还能与酒店服务系统对接,实现信息查询、客房服务预订等功能,为客人带来便捷的服务体验。而在成本控制方面,相比其他品牌的同类解决方案,TCL的产品和服务以更合理的价格,帮助酒店在实现智能化升级的同时,有效控制了成本投入。
未来,本土酒店与国际酒店之间的竞争还会持续,前者仍需不断提升品牌影响力,在保持性价比优势的同时,提升服务品质与创新能力;后者则要深入推进本土化战略,在契合本土消费者的需求和偏好上持续优化。而双方将在这种良性竞争中,相互学习、借鉴,并为消费者带来更多优质选择,推动酒店行业迈向新的发展阶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