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月27日,谷歌确认将停止维护Android开源项目(AOSP),未来所有Android开发将仅在谷歌内部进行。从下周开始,AOSP的持续集成/交付工具和Android Gerrit可能也将关闭。这意味着未来Android的开发过程将不再对外透明。从开源逐步迈向闭源,降低维护成本的同时,可能将增加GMS合作的营收,并进一步增强生态管控力度。消息一出,引发终端行业共性焦虑,甚至波及到汽车领域。
据统计,2024年生产的 215 款新车中有 144 款(占比 67%)采用了谷歌的Android系统。从某种意义上讲,Android在智能手机领域形成的生态优势与用户使用习惯,让汽车企业形成了“路径依赖”,直接把中控屏变成“大号智能手机”,并不断投入Android应用开发,成为主流商业选择。
实际上,AOSP停服对于汽车企业的影响并不大。一方面,可以如谷歌所愿,进行GMS授权合作;当然,对于中国企业来说,会进一步加剧“卡脖子”风险。另一方面,AOSP采用Apache 2.0开源协议,决定了其代码的"永久可用性",车企完全可以在现有代码库基础上持续迭代,只是可获得的支持力度会减少。
其实,还有更多路径可选择。比如,Linux系统依然是大众和丰田这两家全球TOP 2车企的核心选择,也是特斯拉的唯一选择。在中国市场上,大众还选择了基于Linux内核研发的中国操作系统AliOS,2024年,中国市场上每3辆大众新车,就有1辆采用AliOS系统。中国自研的车用操作系统已经形成一定规模。据统计,2024年斑马智行旗下AliOS和华为旗下Harmony OS两家合计市场份额已经接近10%。